人民银行曲靖市分行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和“1+4+2+N”区域化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体系构建,引导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用好政策、用活工具、用足支持,以充沛信贷活水和优质金融服务浇灌全市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强劲发展。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068.8亿元,较年初增加111.61亿元,同比增长15.97%。
一、强化政策协同,打造特色农业“金融主体参与链”
一是构建多方联动保障机制。推动建立曲靖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将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纳入《曲靖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重点内容。联动市委农办等成员单位,推动将涉农贷款增速纳入乡村振兴绩效考核,构建“地方政府重视+人民银行主推+金融机构主责+涉农主体配合”的政银企合作共赢局面。二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模式。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出“支农再贷款+乡村振兴”“支农再贷款+农业产业链”等模式,扩大对涉农主体信贷投放。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0490万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74户,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1%,累计为其节约融资成本35.67万元。三是共建农业产业链金融链。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围绕宣威火腿、会泽石榴、富源魔芋、陆良蔬菜、师宗水果、马龙苹果、罗平生姜、沾益万寿菊、会泽肉牛打造“一县一业”9条优质农业产业链金融链+1条全市中药材特色产业链,整链授信为链上主体增信心、添动力。截至2025年1季度末,已为9条特色农业产业链上近2.09万户经营主体发放贷款34.83亿元,向中药材链上主体累计发放贷款2.42亿元。
二、丰富链上金融,打造特色农业“融资服务畅通链”
一是完善农业融资对接机制。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惠农助企专项活动工作部署会暨金融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促成3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502户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融资对接,为其中430户提供融资支持10.89亿元。二是创新推出特色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蔬菜贷”“热果贷”“七彩云姜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支持农户经营转型升级,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如,指导中国银行罗平支行建立“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四环联动服务机制,通过实施“抵押先行+信用突破”双轨模式,创新推出“黄姜贷”特色产品,截至2025年4月末累计投放92笔、1.07亿元。三是探索新型供应链融资模式。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全流程线上“核心企业+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新农体”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实现魔芋产业龙头企业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系统对接,帮助魔芋供应商以应收账款为质押获得300万元信贷支持。
三、聚焦发展持续,打造特色农业“风险共担保障链”
一是提升融资担保奖补效能。推动曲靖市人民政府印发《曲靖市财政金融联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并建立担保费奖补机制。由市财政局安排担保费奖补资金,每年对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500万元以下且担保费率1%以下的支小支农直保业务,给予不超过0.5%的担保费奖补。截至目前,已争取省农担为曲靖市2130户涉农主体提供贷款担保7.36亿元。二是补充融资损失分担机制。指导兴业银行曲靖分行与云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针对单体融资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客户按照2:8的比例进行损失分担业务合作,共同解决涉农核心企业及产业链相关主体融资难困境。三是帮助规避农业企业汇率风险。联动税务、海关、商务等部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农业企业纳入优质企业动态后备库,深入企业宣介汇率避险产品,引导银行落实便利化政策。截至2025年4月末,共为11家企业办理套期保值业务417万美元,其中涉“9+1”产业链主体5家、金额231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