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稳发展。在当前中央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决策部署下,人民银行大理州分行精准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高效协调对接开启“金融+”合作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适配金融产品,让金融“活水”助力创业就业,切实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一、压实责任,强化宣传,精准施策惠民生
一是及时下发《关于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工作提示》《关于落实好金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工作提示》,加强对承贷银行的政策指导,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力度,切实满足创新创业的融资需求。二是联合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到各县、乡(镇),针对广大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贷款”政策宣传活动,营造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浓厚舆论氛围。截至2025年5月末,大理州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5.91亿元,创业担保贷款户数13563户,当年累计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93.45万元,切实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创业就业人群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就业难题。
二、积极协调,高效对接,开启“金融+”合作模式
一是打造“金融+人社”深度合作模式。协调推动云南农信联社大理办事处与大理州人社局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就创业担保贷款等项目进行深度合作,解决个人创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二是打造“金融+政务”综合服务模式。与州政务服务管理局联动创建首贷服务中心,构建“港湾+驿站+服务突击队”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政务+金融”综合服务合作模式,为大理州各类群体创业就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助力各类群体高质量就业。截至2025年5月末,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1529户,建成36家特色金融港湾,定期定点开展零距离服务,提高对接效率,满足创业就业群体融资需求。
三、聚焦需求,鼓励创新,优化金融产品适配度
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立足区域实际,聚焦不同群体创新专属产品,扩大信贷总量,帮扶困难个体,保障就业个体多样化金融需求。如,结合大理州文旅地区实际,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金艺贷”“苍洱农信文旅贷”等非遗专属信贷产品,并建立“非遗项目白名单”机制,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传承人信用评级等方式,破解融资难题。截至2025年5月末,非遗类贷款余额21.13亿元,惠及扎染、银器、木雕、甲马等30余个非遗门类,带动超千户手工艺人扩大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