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曲靖市分行紧扣地方党委、政府发展目标任务,通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强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激发政策协同效应、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升。2025年一季度,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515.57亿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好局”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推动信贷平稳增长
一是召开金融机构“一对一”专题汇报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座谈会等,督促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一季度信贷稳步增长。截至3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882.03亿元,同比增长6.97%。二是联合市发改委建立“传统产业+现代产业+未来产业”现代迭代产业项目清单,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清单内项目的信贷投放。截至3月末,累计向清单内39户企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55.38亿元。三是制定《曲靖市2025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融资对接活动工作方案》,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常态化开展融资对接。1-3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22场次融资对接会对接企业142户、对接金额5.88亿元。
二、用好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倾斜实体经济
一是丰富“再贷款、再贴现+”模式场景,推广运用“支小再贷款+普惠金融服务港湾”“支农再贷款+农业产业链”“再贷款+财政贴息+信贷资金”等特色模式,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民营小微和涉农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1-3月,全市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11.53亿元,支持各类市场主体195户。二是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调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发放积极性。1-3月,累计向4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95.36万元,撬动普惠小微贷款新增9536万元。三是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金额共计34.29亿元,支持全市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四是依托“融资顾问团+名单制”等工作机制,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摸排对接28个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清单信贷需求。截至3月末,帮助清单内2个项目获得贷款支持1.03亿元。
三、激发政策协同效应,着力改善融资环境
依托财政、货币、产业和监管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及“政银企保担”融资协调机制,组合式推进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举措,形成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双降效应”。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加大普惠支持力度,截至3月末,支小支农在保户数3364户,担保金额11.25亿元。发挥涉农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以及省农担配套“零费率”担保政策作用,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积极性。截至3月末,在保户数6548户,担保金额20.72亿元。充分发挥曲靖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撬动作用,截至3月末,累计发放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贷款317笔、金额7.39亿元。配合做好11家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奖补申报和全市优质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贴息申报。
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融资成本合理下行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成本。1-3月,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发生额453.8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4.33亿元,加权平均利率1.63%,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二是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运用,强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建设,持续推动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下行。1-3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人民币贷款540.4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62%,较2024年同期下降50BP。三是督促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对公账户管理费、网银服务费、银行卡年费等系列减费让利措施,加大综合融资成本让利力度。截至3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8.37亿元、4311万元,分别比年初下降75.45%、56.48%。
|